一生一次的告白
——记古龙武侠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隔着书卷,似乎已恍然看见那个带着顽皮笑意的风雅公子,翩翩踏月而来,留下一笺蓝纸,空余满室郁金花香。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一个武侠梦,而有过武侠梦的人,肯定知道古龙,知道古龙的人,绝对不会不知道楚留香。
小时候,刚接触武侠时,读的是《倚天屠龙记》,因而只知道有金庸,不知道江湖还有一个古龙。
帮派林立,泾渭分明,主角皆是正义之士,义胆侠肝——这是金庸笔下的江湖。古龙,他是不拘的浪子,是天涯的游侠。他洒脱,他恣意,他的笔下没有永远正义的君子,没有所谓的武林人士和寻常百姓的分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奇。古龙的江湖,不仅仅属于帮派侠士,卖栗子的老婆婆就可以是江湖人士。传奇,是平凡生活中的演义。光影昏暗的巷子口,面瘫的主人可能就是一个武林好手。酒肆喧嚷,一盏红灯冉冉挑起,谈笑在送往迎来生活中的青楼女子也可以是巾帼豪杰。寂寂无名如会做牛肉汤的姑娘,声名远播如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古龙的江湖是鱼龙混杂的,他深谙“大隐隐于市”之道。
他的陆小凤系列和楚留香系列便是佐证,这两套书亦是我的心头好。“盗帅爱销魂,月夜暗留香。”这是每个古龙迷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试问哪个少年在初遇这位“流氓中的公子,强盗中的元帅”时,不曾心之向往之?“这个人穿一件蓝色长衫,非常非常蓝,式样非常非常简单。”“这个人很瘦,脸色是一种海浪翻起时那种泡沫的颜色,又好像初夏蓝天中飘过的那种浮云。”恐怕谁也无法形容他的神态气度,但是谁都在脑海里描摹过这样一个楚留香。他是劫富济贫的侠盗,江湖人心中的盗帅,好友胡铁花眼里的“老臭虫”。他风流倜傥,身畔有三个红颜知己;他足智多谋,侦破蝙蝠岛阴谋;他轻功高绝,江湖中鲜有敌手。他翩若惊鸿,他宛若游龙,少年偏爱他的传奇,爱他的倜傥风流,爱他令人望尘莫及的轻功,爱他从不杀人的坚守。少年们爱他,爱他策马江湖,知己如许,红颜多娇。少女们也爱他,试问哪个读过《楚留香传奇》的姑娘没有在一个光风霁月的晚上,心生思慕?试问哪个少女在抬头望月时,没有幻想过翩翩俊逸的香帅踏月而来?
对于楚留香的江湖,我们是歆羡的。无花曾笑叹:“与楚留香结交,无论是为友,还是成敌,都是人生一大乐事。”这样一个楚留香,让人如何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终不可得,心向往之。”
如果说,楚留香的江湖还有太多的脂风香影,那么,陆小凤的江湖,恐怕便是最具古龙风采的江湖了。刀光,剑影,生死,友情,红颜,知己,迷局,斗智......把这些词细细揉碎了掺在一起,便是陆小凤的江湖了。
看过《陆小凤传奇》的人绝对不会忘记一句话——“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此句足以窥见古老文法的精妙了。短短十六个字,便给世人勾勒出一幅令人屏息的画卷:明月皎皎而浩大,悠然升于浩淼的夜空中,洒下一世的孤寂冷光。月弄夜色,似是铺出一地的梨花白雪。巍巍紫禁城上,有两个白衣剑客立于琉璃瓦上,他们相对静默,眸中,有对彼此惺惺相惜之意,也有以剑酬知己的狂热......
这一句说的便是白云山庄庄主叶孤城和万梅山庄庄主西门吹雪决战的场景。不知当年的那一役,给陆小凤等人留下多么惊艳的一梦。但我知道,这句话,被许多古龙迷们偷偷刻在了岁月的课桌上。
西门吹雪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剑神,他剑法超群,喜穿白衣,面容冷峻,生性冷僻,他像高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积雪一样。但是,他却有一个朋友,那就是陆小凤。
陆小凤有四条眉毛,他生性风流,喜欢喝酒,他爱管闲事,却总有办法把惹上的麻烦都解决掉。他还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花满楼,眼盲但是热爱生命的温润公子。另一个是和陆小凤一样顽皮的神偷,他叫司空摘星。
古龙对陆小凤是偏爱的。他给了陆小凤一群生死之交,一个永不寂寞的江湖。认识陆小凤的人,准都会记得他的四条眉毛和那千金难买的灵犀一指。正如古龙所说,“陆小凤是一个人,一个绝对会令你永难忘怀的人。”
有人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何妨这样认为呢!在倦于俗世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如煮酒论江湖。江湖,是一碗酒,一柄剑,是一支歌,一把刀,是一票知己,一群美人,更是一轮明月一场醉!酒入豪肠,七分啸成了剑气,三分酿成了月光,张口一吐,便是半个江湖。醉酒江湖,不必叹息日常生活的寡淡,不必汲汲营营于生活琐事,不必恨不敢恨,不必爱不敢言。不必应付人世虚伪,不必任万种尘嚣困扰心头。古龙的江湖,不必荷着各种枷锁,且自疏狂。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他为你缔造了一个江湖,给一代人编织了一个武侠梦。他送了你一个传奇,自己却携着最爱的美酒,微醺酣然,转身笑那红尘轻浅;迷离醉眼,遁入江湖不复再见。
庄周在《大宗师》里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此盛宴便散,不可不浮一大白,酒来!
酒来,这一生再多美酒玉觞,佳酿美液,醉人世滔滔,吟长空之啸,舞飞剑之妖,却终究再没有那个人,回首,一笑。
人文学院汉语言1301班
吕黛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