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之江读书节活动

更多>>

2025年走读宛委山活动

来源:图书馆浏览次数:


宛委山又名石匮山,亦名玉笥山,位于绍兴若耶溪之西,与香炉峰相邻,是会稽山众多山峰中的一峰,以阳明洞天和龙瑞宫著称,是道家少有的洞天福地双栖处,也是传说中大禹得到金简玉书的地方。宛委山一带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附近有华东最大的樱花林,一年一度的樱花节让宛委山越发生趣盎然。2025年4月12日上午,之江学院20多位学子怀揣着对自然与文化的热忱,奔赴委宛山,开启了一场以“循阳明心学足迹,踏宛委春山秘境”的走读活动。此次活动由绍兴图书馆和之江学院联合举办。

1、在樱花纷飞处叩启时光之门

在江南的温婉怀抱里,雨,似乎是最寻常不过的访客。早晨八点,绍兴柯桥笼罩在江南特有的烟青色晨雾中。之江学院的20多名学子,乘坐大巴车从东南门缓缓进发,透过车窗,城市的街景逐渐被郊外的绿意取代。抵达山脚停车场时,细密雨丝已织就朦胧纱帐,将天地裹入温柔的江南水墨。沿着蜿蜒小径前行,就到了著名的樱花林。

樱花林有近百亩,4000余株樱花树沿山势铺展,形成“绯云绕山”的震撼景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樱花林之一。导游老师告诉同学们,每年的阳春三四月,漫山遍野的樱花舒展腰肢,长长的枝头上,粉色、红色的小花朵都探出了头。走进山间,会感觉步入了花的海洋。放眼望去,到处是漫天的樱花,片片樱花烂漫不羁,仿佛凡间精灵,舞动着最美的倩影。鼻子里闻到的,也全是清新的花香。民谚说“樱花七日”,可这里的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满树的樱花刚刚落去,翠绿的叶子缀满枝头,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充满勃勃生机。

途中经过兰亭璞燊酒店,停步于若耶音乐厅前,“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意境扑面而来。随行老师介绍,酒店参照园林与徽派风格复建,多地收购浮雕真迹,力求还原古江南韵味,此地素为文人雅士雅集之所。同学们沉浸于细雨轻笼的美景,在音乐厅前合影留念,将此刻的诗意定格。

2、在龙瑞宫旧址重走悟道路

虽是周末,由于下雨,当天宛委山中只有我们一队人马行走在山间道路上,显得寂寥和空旷。山脚下鸭子的戏水池平时应该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堂,几只呆头呆脑的鸭子在石板间来回跳跃、奔跑,拨动水面泛起道道涟漪。如果不是走近大自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一池清水和几只鸭子就能给我们带来如此令人陶醉的快乐,也真正理解了,幸福其实应该在风景中。

不久我们便到达委宛山的核心景观——阳明洞天。原来阳明洞天并非是洞,而是一处谷地,东面为谷口,有若耶溪流经,其余三面环山。谷身狭长,氛围幽深清静。其作为道家第十洞天、第十一福地,是中国极为罕见的洞天福地结合之所,具有唯一性。传说,远古仙人云游至此,见此地钟灵毓秀,便在洞中闭关修炼。后来仙人飞升而去,阳明洞天便成了道家修行圣地,诸多高人纷至沓来,期望在此汲取灵气,感悟天地之道。

细雨穿透密林,将“阳明洞天”摩崖石刻染成灰色,这里是洞天的标志之所。大家围在这块飞来石旁边,细细观摩石头上的每一处遗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惊叹古人的慧眼识珠。这块约呈70度角倾斜的巨石,称飞来石,石上刻有贺知章等唐宋名贤题名。相传大禹在这里得到黄帝的“金简玉字书”,凭借此书识山河体势,穷百川之理,最终治平洪水,故而此洞也被称为“禹穴”。

洞天福地,山清水秀,果真为隐居修养理想之地。到了明代,仕途坎坷的王阳明自京师返回家乡绍兴,洞天的古朴宁静让他深受触动,便决定以“阳明”自号,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静坐习定,究极道经秘旨。阳明洞天见证了王阳明心学发展的历程,二者交融,谱写独特文化篇章。难怪王阳明终生向往,牵肠挂肚。所以,他在贵州龙场改所居古洞为“阳明小洞天”,在江西赣州时有“阳明别洞”。它们都是阳明洞的异地复制版,足见王阳明对绍兴阳明洞天的深情眷恋。

我们又打卡到一口炼丹的古井——葛仙翁井。相传为东晋葛玄修仙炼丹所遗。井口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井水清澈,蕴含着灵气。同学们围在井边,听着关于葛仙翁的传奇故事,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神秘。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他们领悟到了古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

3、在山水间感受古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阳明洞天,一直是绍兴的隐世秘境。阳明洞天在会稽山区的宛委山南麓,距城区15里,拥山林奇石而不言,它从不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将隐于都市的山水至美悉数呈现。

在传说中的王阳明结庐处,同学们想像着“格竹七日”的情境。1508年冬,王阳明于宛委山龙瑞宫旧址启动“格竹”实践,试图通过观察竹子验证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这场持续七日的认知实验以呕血告终,却意外成为心学诞生的前奏。连续7日高强度凝视具象物体,这或许解释了阳明先生当时的生理崩溃与思维突破的共生现象。也让同学们悟到了每一次看似徒劳的“格物”,都在为人类意识拓展新的维度,让00后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事上磨练”的当代价值。

阳明洞天不是山洞,是一块岩石,龙瑞宫也已异地重建。之所以以“天”来命名一个洞,应该是行小中见大之术而来,人们看到的虽是一个洞,一块岩石,其实其内涵远远超乎人们的想像而响于天外,这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这里的具体体现。王阳明一生钟爱宛委山“阳明洞天”,他在29岁时第一次上宛委山阳明洞,后又两次到这里修身养性,读书讲学,晚年归隐绍兴后,还经常带领弟子们居阳明洞,随地讲学。可以说,没有“阳明洞天”的修真经历,就很可能没有“阳明心学”。

阳明洞天所建庭院揉合东方禅意哲学与静谧的山水景致,处处彰显自然的空灵意境与传统的人文诗韵。更令人惊叹的是樱花林的生态智慧。南坡樱花花期比北坡晚5-7天,这与《齐民要术》“阳坡花信早,阴谷发稍迟”的记载形成跨越千年的呼应。




半天的走读活动在雨中落下帷幕。这场在雨中的探索,让同学们领略了江南风景的柔美,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古道采风活动将成为同学们青春岁月中难忘的记忆,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上一条:2025年第十届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决赛圆满举办 下一条:2025年茶疗体验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