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3点,在人文学院非遗传承基地,来自全院45位同学参加了民俗探源——绍兴花雕非遗体验活动。活动由尚德书院、学工部、人文学院和图书馆联合举办。
活动开始时,由人文学院非遗传承基地(曲艺、民俗)负责人徐玉红老师简介了绍兴“状元红”与“女儿红”酒背后的民俗故事,以及这一民俗与绍兴花雕之间的联系。整场活动内容由本场嘉宾——绍兴花雕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金荣老师给同学们做讲解。
吴老师介绍了花雕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他说:“花雕制作工艺主要用油泥堆塑经过艺术加工后制作而成。油泥,就是要用桐油放在锅里用火熬,熬到桐油变得非常粘稠的时候,再像和面一样,和成油泥。油泥的特点是干了后会变硬,而且,永远不会开裂。”
“将油泥堆贴到坛身上,再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进行雕刻,雕好之后,才开始上色”。吴金荣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拿起一只画好的“花雕酒坛”,向大家展示。那只酒坛上,以堆塑的方式,彩塑出一位历史女将——南宋抗金英雄梁红玉。
吴老师还带来了一只体型较大的花雕酒坛,上面装饰着中国神话传统题材“八仙过海”。他跟同学们介绍道:“画八仙过海,要求这八个神仙长相不能一样,长相画得一样,就不算本事”。这一看似情理之中的话语,却能透露出吴老师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对艺术表现的严格要求。
吴金荣老师介绍与示范之后,同学们开始尝试动手绘画,体验绍兴花雕的艺术魅力。
这场体验活动,其实是一种程序简化过后的一场体验课,工具标配:小酒坛模型,小画笔与十二色小丙烯颜料。基于此,同学们在酒坛上绘制出平面效果的装饰画面,而不能达到真正花雕“堆塑”而成、具有凹凸效果的视觉画面。
尽管如此,同学们对这项非遗活动,仍然充满了兴趣。他们从中体会到绍兴花雕艺术与地方民俗文化之间的血肉与灵魂之间的关系。
吴金荣老师说:“大家各自发挥想象,你们喜欢画什么,都可以自由发挥。”喜笑颜开的同学们,纷纷拿起小酒坛,于是开始了自由的创意。
第一次接触绍兴花雕非遗项目,部分同学拿到体验的小酒坛,一时真不知该如何落笔。吴老师发现之后,便拿出手机,将自己堆塑好的各种作品图片,作为示范,进一步向同学细细解说。大家欣赏着吴金荣老师的作品,不禁啧啧称奇。
整场体验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创作起了自己的作品。有的绘制一棵“圣诞树”,有的绘画一只“小猫咪”,有的表现绍兴山水孤舟风景,还有同学绘画了鲁迅先生的肖像。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其乐融融,沉浸于创意与表达之中。
参加活动的同学,大部分来自于绍兴以外地区,对于绍兴本地文化不甚了解。他们通过本次“绍兴花雕”体验活动,不仅接触到绍兴地方风俗,而且亲自体验了绍兴花雕制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画面装饰,也就是花雕中非常关键的词——“花”字的内涵。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心体验,挨挨挤挤地坐满了整个屋子,感受着绍兴花雕的迷人魅力。
活动结束时,大家非常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有的同学请吴老师给自己做好的作品上签名留念,有的同学还表达了日后再次举办类似活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