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读书”第四十期大型读书报告会

来源:图书馆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3/11/25浏览次数:


“有时候一本书真的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在我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例证。”这是在11月9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周新华教授应学院邀请,来到图书馆626室,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考古探秘”讲座,带大家走进神秘而有趣的考古世界时说的一番话。



一、干考古一波三折

周老师在读中学时,曾经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压根想不到自己以后会去读考古。但在高考前夕,无意中读了一本叫《千古之谜》的长篇小说,一下子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填了“考古”。小说《千古之谜》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批工农兵学员到新疆罗布泊去寻找神秘的沙漠城堡——英苏古城的故事,这本小说后来被台湾学者誉为“中国第一本考古探险小说”。

周老师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为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主攻美术考古、浙江地方文史方向,至今出版专著29本、合著26本,累计发表各类文字700余万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术大咖。

周老师从事考古工作可谓是一波三折。上大学后真的读了考古,他觉得自己上了当。因为想象和现实之间有着一光年的距离:考古毫无浪漫可言。考古非但不浪漫,而且相当枯燥严谨。尤其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的主课是《中国考古学通论》中的“旧石器时代考古”,整天跟打制石器、死人头盖骨打交道,无聊至极。他一度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对考古真正发生兴趣的是在我大学的时候从听了一场讲座开始。”周老师告诉大家,大一下学期听了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童恩正教授来厦大做的一个学术讲座。童恩正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科幻作家,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童恩正教授的讲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常人印象里,考古好象很土气: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拿着锄头挖东西。而且也很辛苦。考古人员自嘲,‘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抓蛇的。’‘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都早。’但考古其实非常‘高大上’,在上世纪,国内设有考古专业的高校很少,且全部都是现在所谓的985高校;而在国外,考古学隶属于人类学,过去都是有钱人家孩子才去读的专业。”
虽说考古非常严谨枯燥,但野外考古也经常会有些奇遇。1987年7月,他在读完大二的那个暑假去闽南漳浦县做暑期文物调查,就赶上了有人盗墓,并参与了抢救性发掘。那个墓中出土了一件堪称国宝的紫砂壶——大彬壶。但是造化弄人,他最终没能干成田野考古,1989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浙江省博物馆,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与古物为伍的职业生涯,与心心念念的田野考古失之交臂。但他内心的“考古”情结始终萦绕不去,于是干起了他自己命名的“书斋考古”。

二、考古究竟是干什么的?

近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的流行,给考古抹上了一层诡谲的色彩。那考古究竟是干什么的?考古人的手铲究竟有什么功用?考古和盗墓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瓜葛?周老师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为大家一一释疑。

周老师说,很多人不了解考古行业,认为考古比较神秘,由此对考古产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误解。事实上考古不是挖宝,也没有那么多奇异的故事。考古发掘的对象,不光是墓葬,也有窖藏、城墙、石窟、佛寺等。考古不只是田野考古,也有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实验室考古等。
埋藏在地底的文物如同无字天书,记录着过往岁月里的故事。考古人员日常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小手铲,他们用手铲拂去厚积的历史尘埃,最大限度地为人们还原古代社会的生活与文化景象。“这是考古人的使命。”



“考古最大的作用是鉴古识今。”它通过发掘获得第一手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社会的文化景观,在满足公众对往古社会的好奇与神秘感之余,又能给予现代人一些有益的启迪。考古可以“证经补史”,也可修改历史,甚至可以“重构历史”。

“考古发掘一般分为主动发掘和抢救性发掘两类。”鉴于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除非是重大研究项目所需,一般不提倡主动发掘,更多的是为了配合基建、或是在盗墓者已经对古墓造成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性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