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书院第七期报告会: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图书馆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8/10/23浏览次数:

10月22日下午,应学院邀请,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秘书长、世界第一个武侠小说研究创始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林保淳教授在行健楼117报告厅给学院广大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讲座。



林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他是在台湾的大学中率先开设武侠小说相关课程的教授之一,并在淡江大学创立武侠小说研究室。发表过的主要著作有《解构金庸》《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古典小说中的类型人物》等。



林教授讲座拾英


1、追溯“武侠”根源:林教授讲述了武侠小说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前,但武侠的概念最初出自日本,其内容大多反映冒险家漫游各国、探索秘境。在中国,武侠是旧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叛逆造反的行为。

2、挖掘“武”之文化含义:林教授认为远在甲骨文时代,“武”字的上半部是干戈的戈,下半部是止步的止,意思对冷兵器所使的武力有所限制、平息,即停止干戈、“止戈为武”、提倡武亦有道。除此,林教授还介绍了武士与武器,武艺与武勇。

c 3、欣赏“侠”之文化内涵:林教授指出,最初的侠是以负面形态出现,其用意是凭借自己武力去触犯人,但在当今,侠大多包含正义、助人的意思。林教授还提到了历史之侠(真正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被“侠”字演绎的人物)和文学之侠(以历史上的侠士为蓝本,或纯粹虚构、带有作者主观认识以及理想信念的人物),比如《史记游侠列传》。


4、探究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林教授特别解析了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兵器——剑和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提到剑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神秘性和尊贵性。古时候,剑是王权与地位的象征。他认为武侠小说中武器的使用是“霸道的刀,王道的剑”,因此蛮夫好使刀,书生常佩剑。

同时,林教授还介绍了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傅眉史》,及作品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重要意义。



现场提问摘要: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展开了提问,林教授一一耐心作答。

1、同学问:侠义传自于儒家的正义,而儒家已经渐渐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那侠义的正义还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向往吗?

林教授答:侠义是正义,它能让每个人都向往正义,因此不管传自哪里,都有存在的必要

2、同学问:金庸、古龙、黄易三个作者所写小说风格区别是什么? 

林教授答:金庸的小说偏向浪漫主义,文风浩瀚澎湃,大多历史与传奇混杂,且着重大背景描写。古龙的小说带有诗意的美,比较潇洒跳脱,重在现实主义,注重细节和人物心理。黄易较于他们就略逊一筹,他的风格是玄幻多奇。

讲座带给我们的:



林教授认为武侠小说就是成人的童话,武侠小说之于成人的意义就如童话故事之于孩子,它可以让人体会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感知的快意恩仇和儿女情长。林教授的讲座让从来没有涉猎过武侠类小说的读者也对此产生了兴趣。

林教授建议读者要去享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要博览群书,才能对武侠小说这种文学形式进行探讨和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中领悟到一个个刚毅、勇猛、有力量、有血性的灵魂,其气度和胸襟构成了我们民族心灵的底色。林教授也希望同学们多去阅读和品鉴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