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书院第52期读书报告会

来源:图书馆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6日下午,在图书馆 626 报告厅内,由柯桥新华书店、笛扬读书会、学院尚德书院、学工部(团委)、图书馆联合主办的讲座 “一棵树,看见你的内心世界” 开讲。浙江树人学院副教授陈乐敏(浙江大学法学博士、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国际表达性艺术治疗协会会员),带领全院 50多位师生,在暖春光影中绘出几十幅形态各异、枝叶舒展的 “心理树” 。

一、科学有趣:简单树木画洞察内心世界

课程伊始,陈老师给每个同学分发了一张A4纸和一枝笔,要求大家用这枝笔在竖着的A4白纸上画一棵树,记录下画这棵树所用的时间,画好之后为这幅画命名,并在反面简单描述这个画面,很快每个同学都画出了自己的“树”。

陈老师告诉同学们,通过绘画探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科学有趣的方法,它是基于经典心理学投射理论,轻松参与,深度洞察,解锁一个人隐藏的心理密码,并且具有自我疗愈功能,通过绘画释放压力,重新认识内在力量,收获独一无二的成长报告。“绘画疗法是一种运用绘画语言,达到心理治疗效果的治疗手段,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绘画呈现来访者深层的心理意象,将个体潜意识中内在因素外显并视觉化。”陈老师说。



陈老师老师举例小亮同学画的树。她告诉同学们,在一次新生的适应性团体辅导课中,她让全班同学把A4纸横着折成三份,分别在左边、中间和右边画三棵树,陈老师看到这幅画后,分析如下:

左边的树代表过去的自己,中间的树代表现在的自己,右边的树代表未来的自己。

左边的树树冠茂盛,树干粗壮,有生命力。中间的树是一棵枯树,树叶脱落,树干变细。

右边的树虽然树干比前两棵树粗壮,但是被砍断了。

从树的状态看,画者从过去非常自信、良好的状态,到现在心情低落,未来尚未可知,可能还会经历更大的挫折。

陈老师告诉同学们:枯树表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自卑、自贬、抑郁、罪恶感、内向、神经症等负面情绪。树枯的原因有两种,冬天和风雨雷虫等外部原因,其心理语言是把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创伤原因归之于他人。根、干、枝腐烂等心理语言是自我不健全感。截断的树:表明存在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的心理外伤。新芽表示虽然受到外伤,但无意识中决心再次努力、奋斗,达到恢复。

“树木画能够分析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性格特点和潜意识;同时,树木画能够分析出一个人的职业倾向、人际关系状况(亲子关系)”。陈老师说。

二、通过一棵树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

陈老师老师说,绘画心理是通过投射理论而得出的结果。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树是作为成长过程而被描绘的自我,树木象征潜意识自己、成长历程和事业发展”,陈老师说。

如何从整体上分析一棵树?陈老师提出了树分区理论:树冠表示的是精神领域,代表了心、知性、想像力、自我开发和情绪领域,它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的表现力;树干表示被意识到的反应、社会的被接纳态度、情绪与感觉的经验、否定的态度、原始的反应和被隐藏的情感,它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树根则是自制力的表现,它表示一个人的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绘画分析分为三步走,首先是看画面整体,包括画面大小,画面位置,画面线条等等,画面过大,有攻击性倾向,紧张躁动,强调自我存在;画面过小,内向、害羞、胆怯、退缩、情绪低落等。其次是看画面位置,上边表示精神与想像,下边表示务实和在乎安全感,左侧表示过去,右侧表示未来。第三是看图画过程,包括先后顺序、时间长短、画的内容等。线条上也隐藏着很多个人的意识信息,长线条、短线条、直线条、圆滑线条、颤抖状线条、不连续线条(虚线)、螺旋曲线、波浪线等分别包含着不同的心理信息。陈老师通过一个同学所画的“挂满荔枝的树”这幅画,详细解读了这位同学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以及需要纠正的心理问题。 

三、绘画心理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2012年,陈老师考取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主攻心理健康教育方向。2013年,开始兼职做心理咨询。其间,她陆续接触到一些心理咨询技术,其中就有绘画心理技术。绘画心理技术是艺术疗法中的一种。这种技术操作方法简便,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能够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并且不会造成来访者的心理创伤体验;因为其隐蔽性,有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其后,陈老师主攻绘画心理技术。

绘画心理技术,让陈老师的教学生动有趣。在陈老师的心理课上,绘画成了一个和学生互动的工具。陈老师在昨天的课堂上说:“想了解自己吗?想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吗?让我们来画一幅树吧!”当陈老师告诉他们每个绘画符号代表的含义时,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惊奇,有的同学在课后与陈老师老师交流,他们好奇怎么能在一幅简单的画中找出自己的人格特点。“在陈老师解读了背后树画蕴藏着的密码之后,我们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向陈老师和盘子托出。”一位同学说。



现在,陈老师把这些案例整理成集,分别围绕抑郁症、校园欺凌后遗症、社交恐惧症、寝室问题、情感问题等的心理咨询展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再现了以绘画作为媒介的大学生个体咨询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