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读书”第三十五期大型读书报告会

来源:图书馆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3/05/27浏览次数:


5月22日下午,第35期读书报告会在学院图书馆举行。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高级编辑李武军老师,以“一座城·一张报·一本书”为题,从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视角,讲述了他所亲历的、与中国轻纺城共成长的节点故事,分享了与书、报的特别情缘及心得。来自之江学院各分院的50多名同学参加了此次以“纺都的故事”系列为主题的读书会。

一、见证轻纺城:“不一样”的奋斗故事,难得的新闻富矿

中国轻纺城是在一条布街上兴起的现代化的专业市场。80年代从杭州大学毕业后进入绍兴县机关工作,尤其作为“记者”的李武军是这座“城”记录者、见证者,与轻纺城及“绍兴县”结下了不解之缘,充盈着深厚的情感。他说,“绍兴(县)人”做事的风格与其他地方真不一样,特别是当时“有县无城”的情况下,类似如“我不去做谁去做”、“现在不做何时做”、“先繁荣再整容”的自信和作风,以及“三天出小样,五天上批量,七天上市场”、“开足马力,开拓市场,开发产品”、“一万元贫困户,十万元刚起步,百万元富裕户,千万元户数一数”等轰轰烈烈的奋斗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么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很有时代符号和绍兴特色的‘语录’不只是冲锋号,都有人去践行、而且有故事。”李武军说,现在上下在重提“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其实上世纪80年代绍兴等地就比较早的提出来了,的确非常难得、引人称羡,而且一直以来都持续着。

轻纺城的兴起和繁荣,就是“四千精神”的真实写照。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造就,更是几代绍兴县(柯桥)人、包括历届主政者“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及顺势而为,尤其是更多默默无闻的创业者、参与者包括来自国内外的布商、客商,共同书写“你发财,我发展”的奋斗篇章,从而成了传承历史人文的特别标签和共同记忆。李武军为此感慨,这座“城”对于媒体职业、行业来说,也是一座新闻的富矿。

李武军新闻从业三十多年,经历了省、市、县三级媒体机构,先后主抓过党报、(行业)市场报、都市报(早报,晚报)、广电周报,涉及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到新兴的网络及“二微一端”。他说,所有的媒介创新及转型升级,都是与时代同频共振,而在任职绍兴县报社(兼《轻纺城报》)总编辑的过程中,可谓中国报业改革和媒体发展最为壮丽的“黄金时期”。这在他先后出版的《秋天的思语》和《三十而新》专著中,都有不同角度的呈现。

二、担纲《轻纺城报》:透过“窗口”看“绍兴县现象”

1986年柯桥轻纺市场开张,1992年6月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轻纺城报》于1993年3月28日创刊,同年5月李武军接任总编辑,直到2000年6月调离去省报。8年左右的时间,李武军与《轻纺城报》共同见证和记录了轻纺城不容易、不简单的发展历程。

作为应运轻纺城而生的特殊“名片”和“窗口”,《轻纺城报》是全国第一家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市场报,在很多县市没有正式媒体的当时,《轻纺城报》与《绍兴县报》一起构建了“一县两报”现象,的确十分难得,可以说也是“绍兴县”难得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影响。全国市场很多,为什么轻纺市场有一张《轻纺城报》?李武军指出,这说明绍兴的市场经济走得比较早、也比较发达,绍兴的轻纺业很有特色、体量也较大,绍兴(县)的干部视野宽广、思路独特。

正如时任绍兴县县长陈敏尔在《轻纺城报》试刊号上的署名文章“让世界了解轻纺城”所言:“伴着党的十四大奏响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主题曲,又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国轻纺城从此喜添一份拓天地、闯市场的特殊‘名片’——《轻纺城报》”。陈敏尔县长是宣传部长出身、曾兼任过绍兴县报社的社长,所以无论从宣传业务角度,还是从主政绍兴县来说,他对《轻纺城报》将助力轻纺城的发展可以说是既有专业理念、更有现实期待。时任绍兴县委书记纪根立在《轻纺城报》创刊时也寄语:“立足大市场,致力大发展”……《轻纺城报》以“立足轻纺、放眼经济、服务市场、贴近生活”为办报宗旨,努力做透“轻纺城”、做深“轻纺业”、做好“轻纺人”文章,使《轻纺城报》成为中国轻纺城一个特别的标识,也成为全国各地(轻纺类)市场相互联络、信息互通的桥头堡、载体和纽带。“《轻纺城报》在某种程度上串联和浓缩了一块布、一个市场、一座城、一群人、一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就是‘绍兴县现象’,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敢想敢说、立说立行和上下同欲、舍我其谁的知行合一上。”李武军对此仍满怀激情。

《轻纺城报》共出版了630多期(2000年前后,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报刊结构调整的要求,轻纺城报成建制划归绍兴日报社主管主办、后改出《天天商报》)。

三、参编《口述史》:“百分之一”的写、“百分之百”地改

百人百篇,深度解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和人文精神。2021年,时任浙工大之江学院党委书记、绍兴市布商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雅萍带领师生团队,编著《中国轻纺城发展口述史》一书,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书采访了轻纺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100位管理决策者、企业家、商户、外商、媒体人等的亲历故事。李武军应邀担任《中国轻纺城发展口述史》特约副主编,并作为媒体亲历者接受访谈,还为“时尚与媒体”章节作了开篇序。他参与了书稿业务的修改审校等,协同把关各章节、篇目的标题及文字、照片梳理等。对此他感触深刻:有幸“百分之一”地写、更是难得的“百分之百”地读和改。

他认为,《中国轻纺城发展口述史》一书填补了“轻纺城”研究的空白。轻纺城作为物质形态,有布、有门店、有高楼,但作为精神层面、并能系统提炼并“口口相传”下去的“非物质形态”,《中国轻纺城发展口述史》更显独特的历史价值,的确“可圈可点”。若干年以后,我们会记得:当时共同出了一本书,而不只是上台唱了一首歌……

四、勉励学子们:“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在书本里“挖呀挖”

讲座过程中,李武军老师自始至终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用一个个典型的故事和案例,与同学们分享如何用文字和语言更精准且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增进交流和惬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变了,但阅读的本质和愉悦没有改变,读书人还是要有点“读书”的样子——纸质书、报这不一般的“二维”图文,通过视觉可以在我们的大脑内“四维”展开,这是任何介质都无法比拟的。他强调,互联网及手机时代,如果阅读有“主食”“零食”之分,应该把读纸质书报作为“主食”,不能只是在手机上反复地“刷呀刷”,更需要静下心来、在书本里尽情地“挖呀挖”……为此,李老师还别致地在PPT上展示了一批他自己书架上的书目、“串联”成读书会的结束语,既推荐、也共勉。

一是,《笔墨当随时代》、因为《历史在这里沉思》。无论《历史的错觉》、《历史的裂变》,还是《历史的荷尔蒙》、甚或《历史不忍细看》,当下我们尤其要了解《中美关系50年》、清醒《美国凭什么》,从而进一步读懂《论中国》、形成《北京共识》,助力《大国崛起》。

二是,《越是我故乡》,因为《绍兴有意思》。一部《越绝书》,尽显《越地风情》。不必说《二十五史中的绍兴人》、还是《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从富平到绍兴》就是一种对“第二故乡”的缘和情。《品味绍兴》,既感恩《大禹治水》,又信步《越中揽胜》,还传承《绍兴师爷》。正处《上学记》、且是《读城记》,或许《文化苦旅》、恰似《人生季风》。

三是,《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奋斗改变命运》。现在还是要强调《学习的革命》、不能老是依赖《百度一下》,尤其要多琢磨《不要这样写》、《应该这样写》,对此《没有任何借口》。到了《四十不错》、面对《历史的背影和回眸》,细数《生活的果实》,要特别《感谢折磨你的人》,虽然谈不上《万古风流》,但《看见》了《世界因你不同》,顿感《痛并快乐着》——《可能这就是人生吧》。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在这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甚至《全球化陷阱》中,必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