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书院第十一期读书报告会:王羲之的兰亭与东晋

来源:图书馆作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18/12/28浏览次数:


12月27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专家张经纬馆员为之江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王羲之的兰亭与东晋》讲座。张经纬老师以《兰亭集序》这件人所共知的文物作为切入点,对东晋时期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旁征博引,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王羲之的命运娓娓道来,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学课。这种新颖的做学问的方法,引起了在场大学生的极大兴趣。



张老师通过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他对文学知识的了解,讲授了《兰亭集序》的由来及写作时的心境。他列举了永和九年王羲之写给三个人的信对于解读《兰亭集序》中关于生死论述的重要价值。这三封信是永和八年(352年),即写作兰亭序的前一年,殷浩北伐,进攻许昌、洛阳,彼时安西将军谢尚大败,退回淮南。永和九年,殷浩不听王羲之劝告再次北伐,结果大败。这一证据,解决了许多文科生对于《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对生死态度这一段的叙述,即在这大好的暮春时节,阳光明媚,春和景明,书圣为何情绪如此低落,对于生死的论述如此之多,感情表达也是如此沉重的问题。



张老师说,王羲之的三封信分别是给会稽王(简文帝)司马昱、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和宰相谢安。王羲之认为,“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往事岂复可追,愿思弘将来”,总的思想就是不要再去打仗了,让民生安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以谢安为总指挥,侄子谢石、弟弟谢玄领导的东晋军队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前秦,使东晋数十年不再受到外来侵略。王羲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风靡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脱离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仅对个体生命和精神价值的重视,而不顾国家利益。

张老师在研究中看到,王羲之时代是天师道盛行时代,王氏一族是天师世家的忠实信徒与传道者。作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书圣王羲之,出身于声名显赫的“王谢世家”,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但这个“世家”又是信奉天师道的大家族。王羲之自青年时代起就跻身仕途,但同时又是一名虔诚的天师道信徒,在“灵宝真虚灵位图”上,有王逸少(王羲之的字)“小镇数百,各领鬼兵数千人”的牌位。

王羲之辞官以后居住在剡县的金庭。他和道士朋友们游山玩水,留下许多书法作品,还喜欢饲养大白鹅。根据道教文献记载,王羲之晚年可能因为好丹而中毒,使眼睛逐渐失明,看不见字,更无法写作书法。





张老师说,他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十多年,对文物情有独钟。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看到文物后,只是看看这个文物长啥样,是哪个朝代,哪儿出土的,而他看到的却是这个文物本身所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作用、出自何人之手、特点等等,激发了自已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欲望,久而久之,就有了成果出来。

通过聆听讲座,同学们表现出极大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兰亭的历史和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人文学院的王同学说:“通过学习专家这种独具特色的做学问方式,我们也可以按照老师的方法,去了解绍兴,了解柯桥,可以更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在绍兴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帮助我们进一步挖掘绍兴丰厚文化遗产,汲取古人的智慧,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