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砚话
作品简介
俞飞鹏几十年潜心钻研砚雕技术,做到了形而下的技艺纯熟。他的砚雕作品精致细腻,吸收南北刀法,用刀如用笔,苍穆古拙,奠定了自己的砚雕风格。
《西窗砚话》后一章谈到关于大师的问题。现在许多行业都在评大师,可谓“大师巨匠满天飞,虫也成龙,猪也成象”。事实上,真正的大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历史筛选出来的。
作者介绍
俞飞鹏 ,当代砚雕家 。制砚随石赋形,姿态横生,领异标新,气象别开。有作品《皇宋元宝》《青铜时代》《石头遗记》《太古清音》等名于砚林。已出版《砚林煮酒》《砚林笔记》《砚谈》《歙砚,吴楚清音》《苴却砚的鉴别与欣赏》《中国当代名家砚作集》六部砚著。
俞飞鹏创作的作品在砚林影响深远。
其中,设计、主持、主刀雕刻的中国苴却砚之王《百眼百猴巨砚》,改写了四川无巨砚的历史,捧得了重量级的国家级政府奖---中国艺术节金奖。创作的《幽》砚,被确认为砚林珍品,选入天津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在高手云集的第十一届北京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暨首届全国名师名砚精品大展上,他的《皇宋元宝》与《凝古》砚,荣获金奖和银奖。
现为全国传统工艺师文房四宝行业评委,中华传统工艺特级大师,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顾问,攀枝花砚文化研究所所长。
作品节选
走过院墙,又见一铺有石板地的老巷。那石板一块块很干净,静静地往巷里延伸。一抹斜阳,斜斜照在石板地上。砌有厚青石的墙脚边的青苔,还有巷里远远的半现在天空中的细碎的绿叶,一时都亮闪在那抹斜阳里。
节选一:飞鹏谈砚、墨
墨块出现后,研与砚,应还有漫漫远远的一段功能模糊期和互为作用期,这一时期,我们感觉得像砚的砚或还不是专门的砚,或者,它们时而是磨墨的砚,时而仍是起研磨作用的研。
砚,或许由研产生灵感,由研演化、过渡成砚。但研与砚,不是研进化为砚的进化关系,更非替代关系。
节选二:飞鹏谈箕形砚
相比砚雕艺术精进的明砚、清砚,无论形态,构造,制砚工艺,箕形砚都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但是,箕形砚无疑是古砚中的至重一砚,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
节选三:飞鹏谈陈端友
他的砚,方正,规矩的多。砚的规矩,老祖宗一代代传下,经过师父张太平传到他手上。他执拗地拢着这些规矩。想他刻的砚,要刻出蚕的柔软,还要刻出桑叶上蚕咬出的纤细的虫眼,还要刻出角度各异的田螺以及田螺们行走出的泥痕,还要讲究砚的形制规矩,多累啊,可这人就这样。看他的照片,一脸的黑黝,精瘦,这是累的。